- A+
所属分类:历史文化

引种的福鼎大白
第一次是在上世纪70年代。紫阳县大量引进湖南等地的混杂茶籽,大面积垦荒植茶。用这批劣种发展的新茶园,生殖生长旺盛,早花早果,多花多果,但叶质硬,持嫩性差,质量低下。
第二次失误出现在本世纪初,大量购进福建福鼎大白等外地茶苗。福鼎大白抗逆性强、单产高、发芽早、芽头壮,是中国茶叶学会在全国第一批推荐的21个茶树地方良种之一,但是在紫阳种植其口感、香气与紫阳种比起来相差甚远,市场价格低得多。外地茶商还以其他杂种冒充福鼎大白卖给紫阳,使茶种混杂,部分产品品质失真。
两次历史性错误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及主客观原因。第一次主要是一哄而上,不讲科学。第二次主要是急功近利。紫阳山大坡陡,本地良种零星分散且与外地茶种相混杂,与南方连片茶园相比,采集纯正单株和茶籽所付出的劳动力成本都很高。用本地茶种育苗成本高,技术不过关。
两次失误导致了紫阳茶叶品种的灾难性后果。茶叶界、科技界的有识之士不断批评谏言。希望紫阳县茶叶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能引起重视。

子午古道紫阳富硒茶微信
扫微信可随时随地咨询,分享紫阳富硒茶知识。微信号:zyfxc123